楼主
把脉师范教育:多少钱能吸引一颗做老师的心
浙师大20万元重奖高分考生无人揭榜,浙江高考(论坛)前200人无一报读师范。昨天,清华大学教授、知名作家格非,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、华中师大文学院博导邱紫华,纷纷就这一现象发表看法。少年写手笔下
老师形象不佳
假如有人愿意出100万元,甚至有企业家愿意出1000万元,来寻找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的苗子,是否依然会无人接招?
北京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曹文轩说:“肯定会有人来。”
曹文轩说,待遇就是价值,就是地位。“文革”期间,教师的地位严重下降,此后就一直没有回升过。师范职业的神圣、崇高感,现已不复存在。比如今天的少年写手,在他们笔下,老师的形象几乎没有被赞美的。
其次是跟老师的职业压力有关。虽说各行各业都有压力,但是,教师因为承载了社会和家庭太多的期待,加上升学率的逼迫,大多处于焦灼、焦虑和焦愁状态。
另外教师这个职业的前景,也不像别的职业,未来会越来越辉煌,当今社会看重是当大官、发大财,而当教师,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可能了。10年、20年以后,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,教师还将面临失业转岗的风险。
90后学生
不愿过早被职业定性
相对于上一代人择业渴望稳定,今天的90后,眼界更高,更希望接触新鲜、前沿、甚至是充满变数和挑战的行业。
华中师大博导邱紫华说,因为读师范职业定性较早,未来再发展的余地较小,加上知识结构大都以传统学科为多,高分考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,当然不希望选择读师范。另外,即便是以后想当老师,只要考出教师资格证,一样有机会上岗。
社会的价值体系
出了问题
不要说高分考生不爱读师范,就是师范院校本身,也在明里暗里往综合性大学转型,学校建设重心也向非师范转移。
“这不仅仅是师范的问题,而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出了问题。”著名作家、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说,现在,人文领域、基础研究领域,清华大学也面临严峻的挑战,像历史学科,越来越边缘化。西方国家很讲实用,但就是美国也不像我们那么极端。
崇尚高官、崇尚实用、崇尚经济万能—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我们正集体远离一种崇高、神圣的境地。
曾经,叶圣陶陶行知
都在中小学任教
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教育救国,有很多知名度非常高的社会名人,大都在中小学当老师或当过老师。像叶圣陶、陶行知、竺可桢……有的即便没有当过老师,但也经常出现在中小学,参加各种教育活动,是实际意义上的教育家。
对这一点,上述几位教授纷纷提到,“有一流的学生来做老师,将来才有可能教出一流的学生”。教育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之所在,所以,想做老师的学生,起码要有对社会的担当。
本报记者张谷风
(钱江晚报)